江安优质油纸伞商家

油纸伞是世界上最早的雨伞,以竹做骨,纸或绸布为面,防雨遮阳,可开可收,无不凝结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同时,同服饰文字一样,油纸伞也在古代从中国流传到日本,朝鲜,越南等周围国家,优质油纸伞商家融合当地的文化特色,有了独具风格的发展。我们现今使用的折叠伞,其实是19世纪英国人根据中国油纸伞的开合原理,使用现代工艺制作而成的。虽然在价格和携带上都有了很大的优势,但是尼龙钢架伞和传统的油纸伞相比,总觉得少了点意蕴和生命力。制伞传统工艺分有制伞骨、制伞、伞头、伞柄、绘花等五部艺,江安油纸伞其中以“制伞”虽属主流,但也只是完成“伞胚”、“上油”、“装配”等工序,须由别处买进伞骨、伞柄、伞头等。做伞骨最合适的是“后洲帮”,1950年代“后洲帮”张开绿所制伞骨如同一节麻竹筒,看不见缝隙,注水不漏。

红色油纸伞因为喜庆吉祥,因而它也是我国最传统、喜爱人群最广泛的一种油纸伞。优质油纸伞随着时代的发展,红色油纸伞的有些用途已逐渐消失,而一些新用途正在不断发展。在这里,笔者收集整理当前红色油纸伞的各种用途,供喜欢油纸伞文化的朋友参考:做舞蹈道具。这是红色油纸伞常规用途之一,那种表现热情而又婉约的舞蹈,适合用红色油纸伞做道具。做雨伞。这是油纸伞最古老的用途,当前这一功效正逐渐退出生活,因为随着人们审美的变化,真正把油纸伞做雨伞的,没有多少人喜欢用红色的了。当然在目前云贵川交界的苗族地区,还有少数年龄大的人用红色油纸伞做雨伞。做房顶装饰。油纸伞商家这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油纸伞的新用途,随着简约中式装修的普及,很多中式茶楼、饭店、走廊、宾馆、展厅、会所等场所,都喜欢红色油纸伞做装饰。

油纸伞一般分为满穿和半穿,很多人对于满穿和半穿不是很了解,那么油纸伞满穿和半穿的区别有哪些呢?1、优质油纸伞商家油纸伞内侧不同;满穿的油纸伞是用特制的线穿满整个油纸伞内侧,而半穿的油纸伞则是穿线只穿了上半侧和下半侧,中间镂空。2、油纸伞特点不同,满穿油纸伞由于整个油纸伞内侧穿满了线,所以给人感觉更结实,而半穿油纸伞穿的线比较少,但是给人感觉简朴秀气。3、油纸伞用途不同;优质油纸伞满穿油纸伞伞架上穿满丝线,有吊饰等,主要是用来遮雨的;而半穿油纸伞满伞架上穿少许丝线,有吊饰等,这是常规油纸伞穿线样式;主要是舞台表演时使用。

云南腾冲荥阳村的制伞业有二百多年历史,传承了九代,又叫做“纸撑子”。相传当时在腾越城县衙当师爷郑以公闲逛时结识了西街的姓张姓周的两个懂做纸伞的师傅,跟他们学到手艺并带回家乡,油纸伞商家代代相传过去当地生产的油纸伞供应整个滇西市场。当地很多客家人聚居,最喜爱油纸伞,村长郑传国指该村过去80%的村民都会做纸伞及其它编制品,而且是世传。如今村里仅余四家人仍然在制作油纸伞,会做的人共五人,其中三人已年逾古稀。现时以郑家朝一家的手艺最好,用料讲究,涂料中的天然桐油和柿子水都要依古法调配,成品坚固美观,一天只能做一两把,他所制的油纸伞曾获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艺人三等奖。另有郑映楼做的大纸伞,因为过去商家喜欢在店前摆放大纸伞,江安优质油纸伞可以挡雨遮阳,招商引客,因此又有“照铺伞”之称。现在他们都只是在农闲时才制伞。

云南荥阳油纸伞该处制作的花纸伞做工精细、色彩鲜艳、式样美观,质量好,优质油纸伞商家曾一度热销保山、大理、昆明等地。1950年至1951年从业57户,年产雨伞4万把。1952年60户90人,年产量达3万把,其中大伞占10%,1953年走国营贸易、合作加工之路,提高了规格质量,围线由的四道加为六道,当年盈利(含税收)约1.3万元人民币。1954年有62户,92人,产品大量销往少数民族地区,并销往保山、县城及出口缅甸。1958年至1960年,国营三化厂生产过油纸小花伞。1965年后由于布伞和尼龙伞取代了油纸伞作为日常生活用品,小油伞停产,仅有少量的大油纸伞卖给路边摊使用用。近年当地纸伞业再度引起注意,优质油纸伞又恢复了小花伞的生产,作为工艺品,但产量不大。